由於國家的政策對學校孩子的吃飯問題關注, 普遍進行及完成校舍重建工程, 因此該計劃已不再需要。 暖心族希望把一分一毫的善款都用在真正缺少關注的地方, 真正幫助孩子, 利益孩子。
由於國家的政策對學校孩子的吃飯問題關注, 普遍進行及完成校舍重建工程, 因此該計劃已不再需要。 暖心族希望把一分一毫的善款都用在真正缺少關注的地方, 真正幫助孩子, 利益孩子。
暖心族最新動態,請登入 www.facebook.com/warmhearters
暖心族是全義工組織,沒有受薪職員,日常只能作簡單的行政工作。
因此,本網頁只作一般資料供参考,請諒解。謝謝関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川區,是雲南省昆明市所轄五區之一,距離昆明市壹百五十公里,有“天南銅都”之稱,可大部分銅礦已給採空,區內多個鎮鄉都為國家級貧窮點,暖心族在東川區的助學活動還在起步階段,這次我們考察了兩所學校:滇源完小和芋頭塘小學。
滇源完小前身為大哨小學,但學校建築物因不符合抗震要求,已全數給推倒,唐校長安排學生們在他屬下的一所幼兒園上課,晚上住宿鎮委辦公樓,食堂改在滇源便民中心,學生每天走八遍每次十五分鐘路程往返各個地點。
看到國家對於學校建築物抗震要求已落實執行,學生們一定要在抗震能力達八級的教學樓上課,我們感到安慰,但在執行過程中的過度安排就給校長跟地方官員下了艱難任務,很興幸
滇源完小的學生們在這過度過程勉強安頓下來,感謝校長跟地方官員的通力合作。
進到芋頭塘小學校園我們看到截然不同景象,高層的教學樓,簇新的老師學生宿舍裡面配上寬闊清潔洗手間,獨立出來的食堂,剛調配到教育局的張俊老師跟我們說,整個建築群剛於去年用國家資金建成,照顧了學生們的教育、起居、飲食需要。我們很高興看到國家扶助學校的資金,逐步流向城鎮,暖心族的助學方向就可以往較為貧窮的鄉鎮、村落過去。
這次雲縣、東川區考察的學校,我們在其他途徑已給族人匯報,以作為2014年資助學校的依據。
鄭國上 (Stanley) @ 暖心族
暖心族最新動態,請登入 www.facebook.com/warmhearters
暖心族是全義工組織,沒有受薪職員,日常只能作簡單的行政工作。
因此,本網頁只作一般資料供参考,請諒解。謝謝関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月八日早上八時許從雲縣縣城出發前赴栗樹鄉大田山小學,栗樹鄉在雲縣東南方,距離雲縣一百二十八公里,可得翻越幾個山頭後再往太平山上跑,一直走到山半腰才看到學校,時間已差不多接近中午。駕駛員是團委的楊師傅,他沒來過大田山小學,叫我確定學校的位置,我看了老大半天才把學校辨認出來,大田山小學不單外觀改變、面積也擴大了。
猶記得去年三月份過來時,進到學校大門口,左邊是宿舍辦公綜合樓,右邊是教學樓,中間是一間磚木搭蓋成的廚房,大門口外一大塊土泥地,沙子都往學校裡刮。但是現在大門口前的土泥地已經平整、給磚頭牆壁圍起來,內裡左邊是新蓋的食堂廚房,右邊是淋浴間,再過去是豬舍。
我們到達的時候,學生們已在排著隊伍要進到新蓋的食堂吃飯,嗅到飯菜香味,肚子不自禁的咕咕作響。進到食堂查看,擺放了小桌子,雖然還沒有椅子,但學生們已不用在刮風沙的操場吃飯。
去年過來是為了暖流12製作暖心族的工作短片,記得進到廚房拍攝煮午餐情況,磚木搭蓋成的廚房並沒有通風設施,當木柴燒起時,我馬上給煙火熏到淚流滿面,但在這新蓋的廚房裡查看,爐灶燒火時一點兒也沒有熏眼,我不再流淚了。
淋浴間是一棟四十平方米的建築物,左右兩邊各有一道門,從右邊進入,內面分開四個間隔,每個間隔上方放下一根淋浴龍頭,楊校長說這邊是男生使用。五台太陽能設備,放在食堂屋頂,用塑料喉引進淋浴間。我打開轉手開關,冷水從龍頭灑下,可是不用二十秒,水溫已開始轉暖,感到舒服。位於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大田山小學,十月份晚上氣溫只有攝氏幾度,有了太陽能的淋浴間,學生們終於可以洗澡了。
淋浴間旁邊的豬舍面積六十平方米,具六個隔間,據楊校長說,學校打算買進大豬,定期宰殺給學生們飯菜添肉。
栗樹鄉大田山小學新蓋的廚房食堂,太陽能淋浴間,豬舍,資金來自國家教育局和暖心族,學生們終於可以睡得暖和,吃得溫飽,講求衛生了。
鄭國上 (Stanley) @ 暖心族
暖心族最新動態,請登入 www.facebook.com/warmhearters
暖心族是全義工組織,沒有受薪職員,日常只能作簡單的行政工作。
因此,本網頁只作一般資料供参考,請諒解。謝謝関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雲縣,距離昆明市四百四十三公里,從臨滄市過來也有八十二公里,屬於國家級貧困縣,也是暖心族此次考察的第一據點。在短短五天內,我們走訪茂蘭鎮、漫灣鎮和栗樹鄉七所學校。看到國家對於學校建築物抗震要求已落實執行,學生們可以在抗震能力達八級的教學樓上課,感到安慰;也查證到食堂已歸納到標準化學校建設範圍內,鄉小學校也開始蓋起食堂,感到釋懷。
可是使我們震撼的是看到鎮中心完小和村小的巨大差距,漫灣鎮漫灣中心完小規劃整齊,設備完善,教學樓內裡一角還有玻璃櫃展示學生們具有創意的手工作業;而栗樹鄉大村村大村小學在泥土面糊的圍牆內兩層高教學樓已成危樓,學生們暫時要在村委辦公室上課,打開一幅六米高八米寬塑料膠布、內裡十多個床架擁擠並排一塊兒,就是學生們晚上睡覺的宿舍。出生在鄉鎮的孩子們跟出生在村落的孩子們自不一樣,可他們都應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機會,國家扶助學校的資金有既定政策,很可能按照市、縣、鎮、鄉、村次序派發,未能趕上時間表的村小,暖心族又能幫上什麼忙?回程途中,久久不語,萬般無奈。
做好雲縣學校考察後,我們九號早上又走完八十二公里回到臨滄市機場,乘機飛到昆明市,下午就往東川區方向跑。東川區,是雲南省昆明市所轄五區之一,距離昆明市兩百五十公里,區內多個鎮為致公黨扶貧點,我們過往的聯絡工夫,得到致公黨黃秋苹女仕和志願工作者郭文榮先生幫助。暖心族在東川區的活動還在起步階段,這次我們要考察兩所學校,在考察芋頭塘小學時,碰上張俊老師,他剛從芋頭塘小學轉到東川區教育局工作,我們馬上抓緊這個機會,安排了當天下午跟教育局碰面開會,介紹暖心族組織和資助活動,也把教育局負責聯絡對外慈善組織的詹老師名字拿下,以開展暖心族在東川區的助學活動。
這次的考察旅程,我們乘坐過飛機、轎車、越野車、旅遊車、摩托車,走過高速路、柏油路、碎石路、彈石路、以及土泥路,也曾徒步走過山頭到達學校。旅程途中,很多事件都在適當時刻發生,從乘坐航班編排座位開始,接機的李書記,在雲縣全程陪伴我們的楊老師,跟我們在東川區同行的美國健華社大使秦伉儷,到在芋頭塘小學出現的張老師,還有當天說過的物件,隔天就會出現,可我們並沒有刻意安排啊。
這次考察,很高興有許杏琼幫助做數據資料收集,有劉念慈負責攝影錄像工作,萬分感謝。個別學校情況,將會在後段時間跟族人們匯報。
鄭國上 (Stanley) @ 暖心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