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 - 蘋果日報相關專訪 《浮城》的故事講述長相不像純種中國人的布華泉(郭富城飾),他出生於漁民家庭,他的六個弟妹,跟他的長相都不一樣。每次想問明原委,換來的總是捱打收場。一次泉父出海遇到颱風葬身大海,從此泉媽(何超儀及鮑起靜分飾)除了照顧孩子外還負上很多債項,被迫把部份子女送進孤兒院或送給親戚。 後來阿泉透過友人劉超力(梁祖堯飾)引領,考進帝國東印度公司做雜役。期間阿泉認識到由外國回來的 Fion(劉心悠飾),在工作上 Fion幫了阿泉不少,令他 40歲前就成為帝國東印度公司的管理階層,但同時令阿泉的妻子阿娣(楊采妮飾)承受煎熬。之後故事說到 1997年,香港政權交接前連日暴雨,在英國旗降下前,阿泉發現了自己樣子像外國人的秘密。 我只夠捐$400(上) 2012年04月02日 有一天,暖心族的 facebook上來了一封信,是這樣說的:「我是一個半工讀的學生,我只夠捐$400,只是兩張棉被的捐款,不要介意。但我更想出一分力,親自去山區送棉被給小朋友,我知道單是路費食宿,每人最少要 5、 6千港元,我不會令暖心族多一份負擔,剛好政府派 6千元,所以希望與你們一齊去。謝謝你。家儀」 暖心族不收行政費,所有的交通、食宿都是義工們自己掏腰包;就這樣,阿儀參加了暖心族的義工,到了雲南的大山裏,回來以後,我們請阿儀寫一寫見聞,她就寫了。 「兩年多前,我家最後一個老人家離開之後,我從很多不同的途徑去做義工,對象是獨居老人,決定把懷念老人家的心放在其他老人身上。那麼,為甚麼這次去山區看小朋友呢?內地窮困地區的艱難我在電視見得多,孩子們赤腳行山上學、挑水……但有多困難都要讀書,我好想親身去體驗。如果將來我有了家室、有了小朋友,我未必可以放棄年假、放棄陪小朋友陪家人的時間。好想、好想未有這些顧慮之前,做一次這種類型的義工。剛好,今年我辭了職,讀書進修,政府又派了六千,是天時地利人和,終於說服了父母,揹住背囊,出發!」 我只夠捐$400(中) (續)家儀:「去到雲南,每日坐至少 4個小時的車,是泥濘的山路,迂迴曲折,路程遙遠,幸好窗外風景怡人。終於到了第一間學校,見到一個個小朋友,眼神充滿欣喜。細心觀察下,孩子們的臉、手和腳紅色和脫皮,相信是因為天氣太乾燥,又沒有潤膚的物品,衣服大多有污漬和破損。校舍沒有浴室設施,他們在週末會回家洗澡;頭髮髮色偏黃,可能山區近太陽而且長期缺乏足夠營養。 參觀睡房,有一股味道,每張床上都有好多沙,床單已經被磨得發霉,有些甚至沒有床褥,用紙皮代替,被子的料子都很差,環境惡劣。」 我只夠捐$400(下) (續)家儀:「……到了廚房,這一幕震撼了我的心,久久未能平復,好難過。一班學生,最小的只有 4、 5歲,拿住一把刀切瓜切薯仔,其餘的蹲在爐子前生火、劈柴、煮 麪。一個孩子一個鍋,都沒有洗過,煮完一餐又一餐,家境好一點的有肉,但眼見更多的只是瓜菜。 在裏面我三分鐘都待不住,因為煙太熏,眼淚熏得不斷流,鼻子很辛苦,要到門外透一透氣,但是一班學生都習慣了,而且煮完就蹲在地上吃。 後來,去到另一間學校,暖心族已經捐錢把廚房蓋好了,完全不一樣,間格分明,空間十足,廚房設備齊全,還看見有個阿姨負責做飯。 回到香港,香港的小朋友太幸福,整天看到他們用 iPhone、 iPad;雲南山區的小朋友每天的基本三餐都吃不好,如果住的地方靠近學校,就沒有資格吃學校的早餐,沒有鞋穿,所有的必需品,在這裏都是奢侈品,但只要能上學念書就已經好開心,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只看見珍惜和感激,無半點怨天尤人,沒有人抱怨說自己缺少甚麼,只有說自己擁有甚麼。要捐的不止棉被,不止愛心小飯堂,有太多太多,但茂哥說:這是一條好漫長漫長的路,只能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暖心族將在五月五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辦一個綜合性的籌款晚會,為山區學童多籌得一些經費,絕不扣除任何行政費和演出費。票務登記熱線: 9468 6981,伍小姐。電郵: warmhearters@yahoo.com) (嚴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20402&sec_id=12187389&art_id=16211604 暖心族音樂晚會 2012年03月27日 … Continue reading